學苑撰文

【靜觀學習】「心急」會造成反效果 靜觀學習「減法」 放下不必要煩惱


靜觀就是練習「減法」,意即放下不必要的煩惱,不加批判,但有意識地覺知當下


「唔好急,最緊要快! 」相信不少人聽到這句話都會產生疑問,覺得很矛盾,很難拿捏。然而,若細心思量,其實這是很有智慧的一句話。

因為「急」,內心想著「下一刻」未知的結果,就會引發各種負面情緒,例如: 焦急、徬徨、憂慮、恐懼,因而產生壓力。這一連串的情緒起伏,令「心」亂了,不能以平常心處理事情。

於是越急就越亂,心亂起來,就會影響判斷,做事就越易出錯,影響本來處事的節奏;令你不能專注把「當下」的事情盡快辦妥。故此,無論是工作、子女的學習或日常生活處事,「心急」就會造成反效果。

那麼,怎樣才可以在時間緊迫時仍能保持臨危不亂,以平常心,平穩的情緒去解決問題?

關鍵在於你是否能覺察自己當下的一舉一動,清楚知道自己每一刻在做甚麼。怎樣可以提升自我覺察力?科學研究顯示靜觀有效提升自我覺察力,從而改善情緒管理,而香港有不少輔導機構,亦以靜觀作為其中一種輔導工具。

事實上,不要把學學習靜觀想得太複雜,靜觀就是練習「減法」,意即放下不必要的煩惱,不加批判,但有意識地覺知當下,無論大人細路都可以學習得到。練習靜觀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專注呼吸,因為呼吸正正就發生在每一個當下。

只要將腦袋放空,「停一停」,不是「想一想」(不加批判);而是「深呼吸」(有意識地),一吸氣,一呼氣 ……用心好好覺察當下的自己。都市人生活繁忙,試問你每天吃飯時,是否知道自己在吃飯?是否能真正感受眼前一碗白飯的味道?或是腦內已想着飯後「下一刻」要處理的瑣碎事,未能專注在「當下」吃飯呢?

若你有興趣體驗靜觀的好處,坊間有很多免費App 可以帶領你進行練習,要知道靜觀是要透過經驗去體會,絕不能紙上談兵。如你能每天早晚進行靜觀練習至少各10分鐘,持之以恆培養成習慣,對於提高覺察力,提升處事效率,觀察及管理自己的情緒有一定幫助。

如果能鼓勵子女一起練習,有助建立有質量的親子時間,幫助子女舒舒緩學習壓力。事不宜遲,從今天起就開始培養靜觀的習慣 ,每天restart自己的心,用平常心去迎接每一個當下!


撰文:香港資優教育學苑課程經理 (學校及學生服務)朱巧姫  

TOPick(2022年10月)

更新日期:2023-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