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敏感兒童」一詞是由美國心理學家伊萊恩·阿倫(Elaine Aron)在1990年代尾普及化的。它用以描述那些神經系統高度敏銳且對刺激反應迅速的兒童,使他們對周圍環境極度警覺。這些兒童能夠察覺細微變化、深入反思,並表現出謹慎的行為。然而,他們也容易被高強度的刺激、突發變化以及他人的情緒困擾所壓倒。伊萊恩·阿倫認為,這種敏感性是一種遺傳性氣質,而非疾病。雖然在通俗心理學中廣泛使用,「高度敏感兒童」一詞並未被DSM(《精神疾患診斷與統計手冊》)或ICD(《國際疾病分類》)認可為正式診斷。相反,它作為一個總括概念,用以描述一系列相互關聯的特質與行為。
高度敏感兒童的概念出自於伊萊恩·阿倫對感官處理敏感性(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 SPS)的研究,這是一種人格特質,其特徵為神經系統高度敏感,以及對情緒、社交和身體刺激的更深層認知處理。伊萊恩·阿倫與她的丈夫阿瑟·亞倫(Arthur Aron)建立了高敏感族自我檢測量表(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 Scale, HSPS),用以測量此特質,他們發現大約15-20%的人口具有此特質。伊萊恩·阿倫在她的2002年著作The Highly Sensitive Child: Helping Our Children Thrive When the World Overwhelms Them中,將她的高度敏感人士(HSPs)研究擴展至兒童。在這本書中,她提供了一個框架,幫助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理解並支持具有感官處理敏感性的兒童。伊萊恩·阿倫強調,高敏感性並非功能失調,而是一種氣質的自然變異,若適當培養,可成為一種優勢。
高度敏感兒童展現出與同齡兒童迥異的明顯特徵,包括強烈的情緒反應、高度的同理心、對周遭環境的高度警覺,以及對噪音、光線或質地等細微環境變化的敏感。
他們容易被過度刺激所壓倒,需要更多時間處理資訊、在陌生情境中表現謹慎,並常顯示出完美主義傾向。然而,這種敏感性有時會被父母和教師誤解,他們可能將這些特質視為弱點甚至功能失調。因此,高度敏感兒童經常被錯誤標籤為「問題兒童」或被誤診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以專注力失調型為主的形式。儘管面臨這些挑戰,研究顯示,當置身於重視其敏感性的支持性環境中,這些兒童往往能超越同齡兒童並茁壯成長。
總結而言,雖然「高度敏感兒童」一詞並非正式的心理診斷,但它基於伊萊恩·阿倫的研究。它已成為理解感官處理敏感性兒童的寶貴框架。透過將敏感性重新框定為氣質優勢而非缺陷,此概念有助於專業人士和大眾認識高度敏感兒童的需求與潛力。為他們提供滋養環境,是幫助這些兒童發展獨特優勢並蓬勃成長的關鍵。
本苑的智力評估只為本苑學員或已經在該學年裏已經進入被提名階段的學生提供的。因此,教師可以嘗試向香港衞生署兒童體能智力測驗服務 (https://www.dhcas.gov.hk/tc/index.html) 查詢其相關服務詳情。
首先,老師推薦尋求本苑智力評估的學生必須為本苑學員或於該年度裏已經進入被提名階段的學生。而任何使用此智力評估服務的學生(或家長)仍需要支付標準費用。
所有接受智力評估服務的學生需要在沙田沙角邨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進行。
通常需要至少兩到三個月時間或以上才能安排智力評估。
一般需要大約一個月的時間內就可以完成智力評估報告。
學生或家長需要到沙田沙角邨香港資優教育學苑收取智力評估報告,而我們的心理學家會親自向他們解釋智力計估報告的內容。
由於智力評估報告屬於學生和家長,因此只有學生或家長能決定是否向你提供智力評估報告的副本。本苑不能向學生或家長以外的任何人提供智力評估報告的副本。
學生應該期待心理學家以口語形式或圖形形式伴隨口語形式提出問題或給予任務。各種類型的問題或任務旨在衡量學生的抽象思維、言語推理、事物與思想關係的感知、非本質特徵與本質特徵的區分、言語表達、一般單詞知識、語言概念形成、長期記憶或學習能力、語言發展程度、聽覺感知、言語理解和表達能力、評價和使用過去經驗的能力、實際社會知識、社會判斷能力、常識、視覺化和合成抽象視覺刺激的能力、視覺感知和組織、同步處理、視覺運動技巧、視覺空間集成、文化公平和無語言測量的流體智力、抽象和分類推理能力、聽覺短期記憶、排序、注意力和集中力、聽覺處理、工作記憶、視覺空間成像、認知靈活性、心理警覺性、學習新的非語言材料的能力、手動和/或精細動作的速度和精確度、視覺掃描和感知、順序處理、動機、短期視覺記憶、視覺分辨力、知覺組織和規劃等。
基本上,你的學生除了應該在智力評估前一天晚上得到足夠的睡眠或休息,你的學生不需要準備智力評估。你的學生應該在接受智力評估前,處於正常的情緒和身體狀況,以便你的學生在評估期間能夠盡可能地發揮其智力功能。
智力評估服務不包括對學生的跟進訓練,但本苑學員可以參加本苑的種種課程。另外,假若已經進入提名階段的學生最終能順利被接納成為本苑的學員,他們亦可以報名參加他們感興趣的各種培訓或學習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