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苑撰文

資優教育課程與時並進 推動全人發展

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學苑) 無懼逆境,在架構重組後,積極推動全新的課程設計,把全人發展的教育理念融入資優教育課程之中,並夥拍更多合作夥伴,讓課程能與時並進,得以持續發展,讓每一位學員獲得更適切的培育。去年,學員在疫情下仍能繼續發揮資優學生積極鑽研知識以解決難題的精神,勇奪多個國際獎項。此外,去年獲提名加入學苑成為學員的人數創新高,超過12,000名學生獲提名,較前年增加25個百分點。


比賽創佳績

去年12月在學苑舉辦的「第二屆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傑出學員頒獎禮」,14位學員獲頒傑出學員獎,以表揚他們在創新發明及編程方面的卓越表現。除了在以往慣常參加的多項國際奧林匹克比賽之外,學員在本港、以色列、美國的重要科學賽事中運用STEM知識,發揮創意解難能力,同樣取得優異成績。

 

一) 城市創科大挑戰

學苑的初中學員觀察到疫情中有禁止堂食的措施,隨著外賣增多,附送的塑膠餐具亦增多,對環境構成嚴重威脅。他們遂設計出「EcoVender」(環保餐具租用機) ,實行租借餐具,減少使用即棄塑膠餐具。他們的構思,在創新科技署、香港科技園公司協辦的首屆「城市創科大挑戰」初中組奪得季軍。

 

二) 2021 CoderZ 聯賽世界總決賽

六名熱愛編程的高小及初中學員,組成Skydragon隊,在「國際虛擬機器人大賽(CoderZ League)香港區聯賽」的專業組(Pro) 脫穎而出,成為香港區冠軍,代表香港及亞洲晉級「2021 CoderZ 聯賽世界總決賽」殺入四強,與美國、巴西及非洲的加納對疊,勇奪全球第三名。

 

三) 第72屆再生元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

學員孫浩翔發明的「磁控多段可降解流動機械人」可以進入人體,例如血管和尿道,幫助醫生進行更精準的醫學治療。是項發明在「第72屆再生元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全球最大規模的中學生科學競賽)之中獲二等獎。

 

均衡的資優教育

為了平衡資優學生在認知及情緒上的異步發展,學苑在不同的課程滲入情意教育元素。

 

一) 滲透式 , 在不同的學術課程中滲入情意教育元素,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兼顧情意發展。例如,「Shall We TED talk? 」 提供一個「本地化」的TED平台,讓學生學習成為有同理心的演講者,提高他們對聽眾情緒的代入感。

 

二)獨立式 , 透過有關於生活技能的課程,關顧學生的情意需要。去年引入的新興體育運動「躲避盤」和「芬蘭木棋」等運動講求眼界準、腦筋靈活及隨機應變,十分適合喜歡思考的資優學生。透過這些運動,學員的體魄得到鍛練,解難能力獲得提升,並培養出團隊合作精神,使他們能更有自信地溝通。

 

去年學苑全面推行人才培育課程,與不同的合作夥伴進行協作,例如香港都會大學及香港藝術學院,以加強學員在藝術及中國文化方面的認識。此外,於今年3至7月舉辦的「2D動畫課程」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等,進一步豐富學員的學習經歷。展望未來,學苑希望有更多學員在不同領域展現潛能,更多學員的成就得到肯定。


01)去年,學員無懼逆境,在疫情下,發揮資優學生積極鑽研知識以解決難題的精神,投入學苑舉辦的不同課程。



02)奪得第 72 屆再生元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二 等獎的孫浩翔(左一),以及喜獲「城市創科大挑戰」2021 中一至中三組別季軍的岑沛宜、 方梓茵、NILSSON Albin Olof、袁天富及潘潁霖,獲學苑董事局主席林曉鋒博士.工程師 (中)頒發傑出學員獎。


03)六位編程發燒友於「2021 CoderZ 聯賽世界總決賽」,勇奪全球第三名,他們與學苑院長黃金耀博士一起接受薯片叔叔共創社的網上訪問。


04)「Shall We TED talk?」 提供一個「本地化」的TED平台,讓學生學習成為有同理心的演講者,提高他們對聽眾情緒的代入感。


05)為了平衡資優學生在認知及情緒上的異步發展,學苑在不同的課程滲入情意教育元素。透過「芬蘭木棋」這種新興運動,資優學生員不但可以鍛練體魄、增進手眼協調,還可以增強團隊合作精神和溝通技巧。


06)香港資優教育學苑院長黃金耀博士(右二)與香港都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鄺志良教授(左二)簽署合作備忘錄,透過不同項目,為學苑的學員提供創意藝術和中華文化學習經驗。


更新日期: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