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优教育课程与时并进 推动全人发展
香港资优教育学苑(学苑) 无惧逆境,在架构重组后,积极推动全新的课程设计,把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融入资优教育课程之中,并伙拍更多合作伙伴,让课程能与时并进,得以持续发展,让每一位学员获得更适切的培育。去年,学员在疫情下仍能继续发挥资优学生积极钻研知识以解决难题的精神,勇夺多个国际奖项。此外,去年获提名加入学苑成为学员的人数创新高,超过12,000名学生获提名,较前年增加25个百分点。
比赛创佳绩
去年12月在学苑举办的「第二届香港资优教育学苑杰出学员颁奖礼」,14位学员获颁杰出学员奖,以表扬他们在创新发明及编程方面的卓越表现。除了在以往惯常参加的多项国际奥林匹克比赛之外,学员在本港、以色列、美国的重要科学赛事中运用STEM知识,发挥创意解难能力,同样取得优异成绩。
一) 城市创科大挑战
学苑的初中学员观察到疫情中有禁止堂食的措施,随着外卖增多,附送的塑胶餐具亦增多,对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他们遂设计出「EcoVender」(环保餐具租用机) ,实行租借餐具,减少使用即弃塑胶餐具。他们的构思,在创新科技署、香港科技园公司协办的首届「城市创科大挑战」初中组夺得季军。
二) 2021 CoderZ 联赛世界总决赛
六名热爱编程的高小及初中学员,组成Skydragon队,在「国际虚拟机器人大赛(CoderZ League)香港区联赛」的专业组(Pro) 脱颖而出,成为香港区冠军,代表香港及亚洲晋级「2021 CoderZ 联赛世界总决赛」杀入四强,与美国、巴西及非洲的加纳对迭,勇夺全球第三名。
三) 第72届再生元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学员孙浩翔发明的「磁控多段可降解流动机械人」可以进入人体,例如血管和尿道,帮助医生进行更精准的医学治疗。是项发明在「第72届再生元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全球最大规模的中学生科学竞赛)之中获二等奖。
均衡的资优教育
为了平衡资优学生在认知及情绪上的异步发展,学苑在不同的课程渗入情意教育元素。
一) 渗透式 , 在不同的学术课程中渗入情意教育元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兼顾情意发展。例如,「Shall We TED talk? 」 提供一个「本地化」的TED平台,让学生学习成为有同理心的演讲者,提高他们对听众情绪的代入感。
二)独立式 , 透过有关于生活技能的课程,关顾学生的情意需要。去年引入的新兴体育运动「躲避盘」和「芬兰木棋」等运动讲求眼界准、脑筋灵活及随机应变,十分适合喜欢思考的资优学生。透过这些运动,学员的体魄得到锻练,解难能力获得提升,并培养出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能更有自信地沟通。
去年学苑全面推行人才培育课程,与不同的合作伙伴进行协作,例如香港都会大学及香港艺术学院,以加强学员在艺术及中国文化方面的认识。此外,于今年3至7月举办的「2D动画课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等,进一步丰富学员的学习经历。展望未来,学苑希望有更多学员在不同领域展现潜能,更多学员的成就得到肯定。
01)去年,学员无惧逆境,在疫情下,发挥资优学生积极钻研知识以解决难题的精神,投入学苑举办的不同课程。
02)夺得第 72 届再生元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二 等奖的孙浩翔(左一),以及喜获「城市创科大挑战」2021 中一至中三组别季军的岑沛宜、 方梓茵、NILSSON Albin Olof、袁天富及潘颍霖,获学苑董事局主席林晓锋博士.工程师 (中)颁发杰出学员奖。
03)六位编程发烧友于「2021 CoderZ 联赛世界总决赛」,勇夺全球第三名,他们与学苑院长黄金耀博士一起接受薯片叔叔共创社的网上访问。
04)「Shall We TED talk?」 提供一个「本地化」的TED平台,让学生学习成为有同理心的演讲者,提高他们对听众情绪的代入感。
05)为了平衡资优学生在认知及情绪上的异步发展,学苑在不同的课程渗入情意教育元素。透过「芬兰木棋」这种新兴运动,资优学生员不但可以锻练体魄、增进手眼协调,还可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技巧。
06)香港资优教育学苑院长黄金耀博士(右二)与香港都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邝志良教授(左二)签署合作备忘录,透过不同项目,为学苑的学员提供创意艺术和中华文化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