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調查資料顯示「藥倍安心」符合比賽規則
建議比賽機構持續檢視申報機制

(香港–2025年8月18日)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學苑)就傳媒及公眾對一名中四學生研發的人工智能平台「藥倍安心」的關注,持續進行了約兩個月的調查及跟進工作,於今日發表相關調查情況及結果。

 

1. 調查以學生參賽作品概念是否屬原創為重點

 

調查於2025年6月展開,當中包括向相關人士及機構搜集資料,進一步檢視與確認資料的真確性,及有關比賽評審準則及過程。學苑恪守「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盡力調查,以確保所有參賽者獲得公平待遇。調查目的及重點包括:

  • 了解該學生在學苑相關的比賽中(即香港青少年創新科技大賽、少年創科達人、國際科學比賽2025香港賽區選拔賽及日內瓦國際發明展),其作品概念是否為原創。其他比賽由相關機構調查及跟進;及
  • 核實其參賽過程是否符合相關比賽的評審機制及規則

 

 

2. 時間線反映「藥倍安心」屬學生原創概念

 

就原創概念的驗證,根據調查所獲得的資料顯示,該學生早在2024年1月及2月,分別向 「第26屆香港青少年創新科技大賽」及「少年警訊創新科技大賽2023-24」遞交作品,當中該學生提交合共22頁的簡報,涵蓋了問題分析、原理、立論、個案例子、應用程式須具備的功能及建議解決方案等。學苑亦取得電郵資料,確認該學生於2023年10月已向老師提出其作品概念。根據所獲得的資料,學苑接納「藥倍安心」為該學生的原創概念。

 

對於有指Medisafe於2022年在涉事美國科技公司網頁出現,該公司的公開聲明指出,其網站資訊刊於2024年,「2022」的陳述僅屬網誌「佔位符」(placeholder)。綜合以上資訊(見表一),可見該學生發展其作品的時間,早於該美國公司網站刊登有關資訊的時間。

 

3. 檢視各比賽評審準則 了解作品有否違規

 

學苑第二個調查方向為該同學參加本地比賽時,是否合乎評審準則。有關的比賽各有其著重的方向(見表二),在原創性的原則下,評審準則包括創新性、作品是否具科學性與實用性、參賽者是否具有ESG理念、領導才能及創科熱誠等。有評判亦表示,他們會在面試時提出具挑戰性的問題,目的是考驗參賽者是否能反覆辯證自己的作品理念、邏輯以及相關的知識。至於公眾關注的國際賽事,即學生參加日內瓦國際發明展的作品是否涉及商業化的元素,學苑向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香港聯絡人查詢情況,獲書面回覆如下: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首要著重作品的原創性及創意。當日該同學在日內瓦參賽時,向評委展示了她的創意概念,並輔以一套自行開發的原型程式進行說明。正是基於此(創意和原型),她獲得了銀獎。值得注意的是,她並未採用任何所謂的專業系統做展示。」

 

學苑尊重及同意該主辦方的判斷,即香港區聯絡人對該學生作品的陳述。學苑必須重申,如發現違規情況,定必嚴肅處理,並向主辦方報備。

 

 

4. 難以界定「學生作品」與「商業化作品」的直接關係

 

在調查期間,學苑曾收到不一致的訊息,經多番查詢及整理,最後確定該美國科技公司及該學生家長在2024年3月開始聯繫。家長及公司接觸的時間點為該同學向「第26屆香港青少年創新科技大賽」(2024年1月)及「少年警訊創新科技大賽2023-24」(2024年2月)遞交作品之後。

 

據了解,雙方以有關同學的作品資料,包括設計理念及操作原理等資料為基礎,展開商討工作的方向。對於該美國科技公司提到其作品「完全從零開始」(entirely from scratch),其說法值得商榷。由於及後雙方交涉的商業活動已不屬於學苑的調查範圍,因此學苑不宜就此作出評論。

 

至於學生參賽作品與商業產品的關聯性,學苑難以界定其父母與該美國科技公司之間的商業活動,與學生於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所遞交的作品有直接關係;因此學苑會以尊重主辦方的規則及決定為依歸。

 

 

5. 數據收集符合比賽及創科用途

 

就病人數據方面,該學生在參賽時遞交的文字報告已註明資料僅為「模擬病人」(simulated patients)的數據,惟在部分展示品存在令人誤會的用詞,學苑已提醒該學生留意及改善情況。藥物數據方面,根據所得資料,並經該藥物數據庫澄清,該藥物數據可用於非商業用途,未有違反當時的使用條款。

 

 

6. 建議:比賽主辦單位加強申報機制

 

因應近年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本地比賽機構在日後亦需要繼續強調、再三提醒和要求參賽者,必需留意各樣使用人工智能及數據的道德原則,包括需妥善申報任何涉及專業技術及第三方意見的情況。學苑亦會繼續鼓勵學生從探索中學習,在指導下明辨人工智能的使用方法,發揮他們的思維能力、學習與求知熱誠。

 

在過去兩個月,無論是該學生、學生家長,甚或最初對事件提出質疑的人士,各方都承受著網絡上超乎理性的意見、謾罵,以至人身攻擊,亦以遠離學生活動程度和規模的角度肆意批評。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十分痛心,並真誠希望各界能停止相關行為,回歸理性,以冷靜和平的方式討論事情。

 

最後,學苑期望大眾能明白,每一個主辦單位所舉辦的比賽,原意是在於推動創科發展,為本地青年人提供適切的平台與學習機會,扶持他們成長及探索潛能。對於家長或者學生而言,獎項並非最重要,參賽的過程、培養正直及良好的學習心態最為可貴。我們亦呼籲各界共同創造正面和包容的成長環境,並讓學生能從經驗中學習和成長。


表一:最新調查資料所得的時間及相關事件

時間

相關事件的資料 (截至2025年8月18日)

2023年10月

  • 該學生於2023年10月已向老師提出其相關作品概念

2024年1月

  • 該學生向「第26屆香港青少年創新科技大賽」遞交作品,提供有關Medisafe的概念及原型

2024年2月

  • 該學生向「少年警訊創新科技大賽2023-24」遞交作品

2024年3月

  • 據現時資料所得,該家長於3月開始接觸一家美國科技公司

2024年4月

  • 該學生向「少年創科達人大獎」(YSTA)大賽提交參賽文件;內容與她提交上述1月及2月舉辦的比賽作品接近相同

2024年8月

  • 該學生向「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提交參賽文件

2024年12月

  • 該學生向「國際科學比賽2025香港賽區選拔賽」提交參賽文件

2025年2月

  • 該學生向「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提交參賽文件,內容與交予「國際科學比賽2025香港賽區選拔賽」文件一致

2025年6月至今

  • 學苑調查工作:
  1. 向比賽主辦機構進行了解及跟進處理
  2. 檢視相關比賽評審準則及甄選過程
  3. 向相關人士、機構索取各項資料
  4. 邀約部分涉事人士面談了解情況
  5. 索取日內瓦發明展聯絡人的書面文件
  6. 整合各項資料,整理調查發現
  7. 適時向公眾公布調查情況


表二:相關比賽的評審準則

相關機構

比賽項目

評審準則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第26屆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 創新性-作品創新(25%)
  • 科學性-其原理研究方法具科學性(30%)
  • 實用性-具應用性及社會效益(30%)
  • 嚴謹性-研究及發明的過程嚴謹(15%)

G3聯盟(由百仁基金、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及香港桂冠論壇組成)

第一屆少年創科達人大獎

 

  • 參賽作品的STEAM創意概念(30%)
  • 參賽者對ESG的理念(25%)
  • 參賽者領導才能 (20%)
  • 參賽者對社會的關注(15%)
  • 參賽作品的整體表現(10%)

香港教育城

2024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

是次比賽由另一機構香港教育城處理有關調查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

 

 

國際科學比賽2025香港賽區選拔賽(本地賽)

  • 創新性-作品創新(25%)
  • 科學性-其原理研究方法具科學性(30%)
  • 實用性-具應用性及社會效益(30%)
  • 嚴謹性-研究及發明的過程嚴謹(15%)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 

 

第50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 (國際賽)

 

根據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香港聯絡人回覆: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首要重著作品的原創性及創意。當日該同學在日內瓦參賽時,向評委展示了她的創意概念,並輔以一套自行開發的原型程式進行說明。正是基於此(創意和原型),她獲得了銀獎。值得注意的是,她並未採用任何所謂的專業系統做展示。


- 完 -

更新日期:2025-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