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资料显示「药倍安心」符合比赛规则
建议比赛机构持续检视申报机制
(香港–2025年8月18日)香港资优教育学苑(学苑)就传媒及公众对一名中四学生研发的人工智能平台「药倍安心」的关注,持续进行了约两个月的调查及跟进工作,于今日发表相关调查情况及结果。
1. 调查以学生参赛作品概念是否属原创为重点
调查于2025年6月展开,当中包括向相关人士及机构搜集资料,进一步检视与确认资料的真确性,及有关比赛评审准则及过程。学苑恪守「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尽力调查,以确保所有参赛者获得公平待遇。调查目的及重点包括:
- 了解该学生在学苑相关的比赛中(即香港青少年创新科技大赛、少年创科达人、国际科学比赛2025香港赛区选拔赛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其作品概念是否为原创。其他比赛由相关机构调查及跟进;及
- 核实其参赛过程是否符合相关比赛的评审机制及规则
2. 时间线反映「药倍安心」属学生原创概念
就原创概念的验证,根据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显示,该学生早在2024年1月及2月,分别向 「第26届香港青少年创新科技大赛」及「少年警讯创新科技大赛2023-24」递交作品,当中该学生提交合共22页的简报,涵盖了问题分析、原理、立论、个案例子、应用程式须具备的功能及建议解决方案等。学苑亦取得电邮资料,确认该学生于2023年10月已向老师提出其作品概念。根据所获得的资料,学苑接纳「药倍安心」为该学生的原创概念。
对于有指Medisafe于2022年在涉事美国科技公司网页出现,该公司的公开声明指出,其网站资讯刊于2024年,「2022」的陈述仅属网志「占位符」(placeholder)。综合以上资讯(见表一),可见该学生发展其作品的时间,早于该美国公司网站刊登有关资讯的时间。
3. 检视各比赛评审准则 了解作品有否违规
学苑第二个调查方向为该同学参加本地比赛时,是否合乎评审准则。有关的比赛各有其着重的方向(见表二),在原创性的原则下,评审准则包括创新性、作品是否具科学性与实用性、参赛者是否具有ESG理念、领导才能及创科热诚等。有评判亦表示,他们会在面试时提出具挑战性的问题,目的是考验参赛者是否能反复辩证自己的作品理念、逻辑以及相关的知识。至于公众关注的国际赛事,即学生参加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的作品是否涉及商业化的元素,学苑向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香港联络人查询情况,获书面回复如下: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首要着重作品的原创性及创意。当日该同学在日内瓦参赛时,向评委展示了她的创意概念,并辅以一套自行开发的原型程式进行说明。正是基于此(创意和原型),她获得了银奖。值得注意的是,她并未采用任何所谓的专业系统做展示。」
学苑尊重及同意该主办方的判断,即香港区联络人对该学生作品的陈述。学苑必须重申,如发现违规情况,定必严肃处理,并向主办方报备。
4. 难以界定「学生作品」与「商业化作品」的直接关系
在调查期间,学苑曾收到不一致的讯息,经多番查询及整理,最后确定该美国科技公司及该学生家长在2024年3月开始联系。家长及公司接触的时间点为该同学向「第26届香港青少年创新科技大赛」(2024年1月)及「少年警讯创新科技大赛2023-24」(2024年2月)递交作品之后。
据了解,双方以有关同学的作品资料,包括设计理念及操作原理等资料为基础,展开商讨工作的方向。对于该美国科技公司提到其作品「完全从零开始」(entirely from scratch),其说法值得商榷。由于及后双方交涉的商业活动已不属于学苑的调查范围,因此学苑不宜就此作出评论。
至于学生参赛作品与商业产品的关联性,学苑难以界定其父母与该美国科技公司之间的商业活动,与学生于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所递交的作品有直接关系;因此学苑会以尊重主办方的规则及决定为依归。
5. 数据收集符合比赛及创科用途
就病人数据方面,该学生在参赛时递交的文字报告已注明资料仅为「模拟病人」(simulated patients)的数据,惟在部分展示品存在令人误会的用词,学苑已提醒该学生留意及改善情况。药物数据方面,根据所得资料,并经该药物数据库澄清,该药物数据可用于非商业用途,未有违反当时的使用条款。
6. 建议:比赛主办单位加强申报机制
因应近年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本地比赛机构在日后亦需要继续强调、再三提醒和要求参赛者,必需留意各样使用人工智能及数据的道德原则,包括需妥善申报任何涉及专业技术及第三方意见的情况。学苑亦会继续鼓励学生从探索中学习,在指导下明辨人工智能的使用方法,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与求知热诚。
在过去两个月,无论是该学生、学生家长,甚或最初对事件提出质疑的人士,各方都承受着网络上超乎理性的意见、谩骂,以至人身攻击,亦以远离学生活动程度和规模的角度肆意批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十分痛心,并真诚希望各界能停止相关行为,回归理性,以冷静和平的方式讨论事情。
最后,学苑期望大众能明白,每一个主办单位所举办的比赛,原意是在于推动创科发展,为本地青年人提供适切的平台与学习机会,扶持他们成长及探索潜能。对于家长或者学生而言,奖项并非最重要,参赛的过程、培养正直及良好的学习心态最为可贵。我们亦呼吁各界共同创造正面和包容的成长环境,并让学生能从经验中学习和成长。
表一:最新调查资料所得的时间及相关事件
时间 | 相关事件的资料 (截至2025年8月18日) |
2023年10月 |
|
2024年1月 |
|
2024年2月 |
|
2024年3月 |
|
2024年4月 |
|
2024年8月 |
|
2024年12月 |
|
2025年2月 |
|
2025年6月至今 |
|
表二:相关比赛的评审准则
相关机构 | 比赛项目 | 评审准则 |
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 | 第26届香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
|
G3联盟(由百仁基金、香港资优教育学苑及香港桂冠论坛组成) | 第一届少年创科达人大奖
|
|
香港教育城 | 2024香港资讯及通讯科技奖 | 是次比赛由另一机构香港教育城处理有关调查 |
香港新一代文化协会
| 国际科学比赛2025香港赛区选拔赛(本地赛) |
|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
| 第5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 (国际赛)
| 根据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香港联络人回复: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首要重着作品的原创性及创意。当日该同学在日内瓦参赛时,向评委展示了她的创意概念,并辅以一套自行开发的原型程式进行说明。正是基于此(创意和原型),她获得了银奖。值得注意的是,她并未采用任何所谓的专业系统做展示。 |
- 完 -